慕容散(財經評論人士)
  趁著一眾阿裡黑還沒睡醒,馬雲又發了封地球人都看得到的內部郵件,宣告阿裡已提交了IPO招股書。所謂內郵其實是頁演講詞,既袒露了一顆火熱的心,又表了一個封口的態。僅以一篇千字文的代價,就達到鬧中取靜的目的———至阿裡真正敲響上市鐘,熱鬧都是別人的,馬雲和阿裡只需專心做好自己的事。
  寫意大於寫實的內郵背後是精心籌謀的招股書。個人找到瞭如下幾個看點:
  一是阿裡先拋出10億美元的方案占個位子。如果阿裡上市只為融資10億美元,那簡直是對馬雲的侮辱。目前阿裡集團根本沒算清楚到底要發行多少股票,也沒準確標明自己的身價,該金額只是便於計算眼下要交給監管機構多少註冊費而已。
  二是去哪兒上市還是未知數。擬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不假,可到底是紐交所還是納斯達克?馬雲顯然在待價而沽。想必未來一段日子里,兩大交易所會爭得面紅耳赤,阿裡品牌價值將得以充分釋放。
  三是馬雲持有阿裡集團2.06億股,占比8.9%,並非一直以來外界盛傳的7%。不過不管持股多少,馬雲既是阿裡的創始人,也是它的實際掌控者。托合伙人制度的福,這一點連持股占比達34.4%的軟銀和占22.6%的雅虎都改變不了。
  四是阿裡自我描述為“全球最大的在線和移動商務公司”。在線不新鮮,給資本市場講故事的主題還是“移動”。2013年一季度阿裡移動交易總額在其總交易額中占比10.7%,到四季度已達19.7%,表明移動端的增速一直在不斷放大。
  五是阿裡不僅賺錢,而且很能賺錢。2012年總營收為200.25億元,凈利潤為46.65億元;2013年總營收為345.17億元,凈利潤為86.49億元———足見增長驚人。
  當然,如果你打算籌措美元瞅準時機也去大洋彼岸搶籌阿裡,光看這幾點是不夠的。美股真不是那麼容易撿到錢的場子,科技股更不是。推特就是例子:眼下每股股價不足40美元,與峰值相比已被腰斬。另一個現實是,中概股在美國市場里遭遇的傲慢與偏見是實實在在的,否則阿裡恐怕也不會將上市地點首選港交所。
  倘若這些都不是問題的話,你還應該想到馬雲在2012年2月間的另一封內部郵件,當時他宣告阿裡B2B將從港交所退市。2007年11月6日,阿裡B2B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融資116億港元,結果超額認購258倍,凍結資金最高時達到創紀錄的4500億港元。上市當天收於39.5港元,較發行價漲192%。然而緊隨其後的卻是股價滑坡、馬雲套現的消息,至2012年曝出內部郵件之時股價一度跌落至10港元以下。2012年2月21日,阿裡B2B宣佈以每股13.5港元的價格回購股份實現私有化,告別香港聯交所,而這正是其上市價格。
  兜兜轉轉之後回到原點,損兵折將的恰是當年那批一直在搶籌的散戶。或者說,真正相信阿裡B2B值得長線持有並一直堅守的價值投資者,是馬雲私有化戰略中受傷最嚴重的人。這是為什麼呢?昨天的內部郵件里講得再清楚不過了,阿裡的信條永遠是“客戶第一,員工第二,股東第三”———無論是在香港還是紐約,打算追捧馬雲的散戶都應該認清這一點。(本文轉引自鳳凰財經)  (原標題:搶籌阿裡 投資者要讀懂馬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z79uzrn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